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斗破三国 > 遥想公瑾当年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book.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请到***

    周瑜在东吴到底是什么地位,如今也成了很多人的谈资,原因可能是周瑜一生可见记载的官职只到了偏将军。那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周瑜是否真的因为三国演义才名传于世,还是确实真为东吴一朝大员呢?周瑜到底做过些什么,为什么之领到偏将军的官职,却被孙权推崇为“孤非周公瑾,不帝矣。”的人物呢?

    带着这些问题,本人再次详读了一遍三国志与周瑜相关的一些传记,由此看出了一点答案:

    1)周瑜的出身如何?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忠,皆为汉太尉。——虽然周瑜不是四代三公的贵族,但祖上2代位居三公,掌管汉朝的军事,可谓名门望族。

    2)周瑜真的才貌双全吗?

    是的。“瑜长壮有姿貌。”“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形象出众,身材高大的周瑜在音乐方面很有造诣,如果放到今天,也是偶像派+实力派的音乐人,必然拥有众多拥趸,组建自己的歌友会,然后办上一系列的巡回演出。

    3)周瑜的人脉如何?

    “瑜见友於策,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首先周瑜和孙策是关系极好的哥们,而孙权的母亲又让孙权用对待兄长的态度对待周瑜,其次孙权对待宾客的礼仪比较简单,唯独周瑜除外。周瑜自己也很大度,性格也很好,很得人心,唯独和程普的关系不大好,但在江表传提到一节,就是后来周瑜屡次谦让程普,不与之计较,从而让程普非常敬服,最终程普评价周瑜:“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于是“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由此可见,周瑜不仅不象意义里说的那样小肚鸡肠,相反,为人谦逊大度,颇有国士之风。

    4)周瑜在东吴的权利与身份如何?

    这个可能是大家争论的关键了。其实也很简单,几个地方的细节描述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建安三年,这时候的孙策是什么职位呢?“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事实上此时的孙策也只是一个杂号将军,能封周瑜这样一个职位已经不容易了,所以后面裴松之引的江表传里提到“策又给瑜鼓吹,为治馆舍,赠赐莫与为比。”可见孙策对于周瑜的重视性。

    “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护军是什么位置呢?护,督统之意。秦有护军都尉。刘邦任陈平为护军尉,尽护诸将。另有护军将军。始设于汉武帝元光二年(前133)马邑之谋时。韩安国以护军将军,护诸将军,既为领兵长官,又有监督诸将之权。可见,当时以孙策的官衔要封周瑜为护军将军是不能的,所以封的是护军,但权利一样是统领兵权,都统诸军。

    “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孙策死后,周瑜以护军的身份同张昭共掌东吴的所有事宜。而同期的程普——当年孙坚手下的老将,东吴元老级的人物,也只是“与张昭等共辅孙权”,而不能达到“共掌众事”的程度。

    “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以外姓都统孙瑜(孙氏本家),虽不能说官职高低,但权利以及孙氏对其的信任可谓不一般。

    “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估计这个就是演义里周瑜水军大都督的原型。实际上看程普传,我们可以发现此时周瑜与程普同级“乐安平定,代太史慈备海?e,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於乌林,又进攻南郡,走曹仁。”

    “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重头戏来了,孙权只封了周瑜一个偏将军,这个是很多认为周瑜不过如此的人的一个口实——“周瑜既然这么厉害,孙权怎么之封了他一个量产的偏将军呢?”——不好意思,谈到这个问题,就要说说孙权和刘备在封将这个问题上的不同了。当时孙权自己也是个杂号将军——“讨虏将军”,而刘备是“左将军”。孙权对手下人的封赏权是有限的,而且孙权历来在这个问题上谨慎,不象刘备可以封一堆类似牙门将军,军师将军,翊军将军等等的杂号出来。看看赤壁之战后东吴主要将领的封赏就可以解释这个问题。

    程普拜裨将军,黄盖拜武锋郎将,韩当是直到与吕蒙袭击南郡后才迁的偏将军,吕范拜拜裨将军。似乎当时还就周瑜这个偏将军官职最高,孙策死后周瑜,程普,吕范是统领东吴兵权的几个重要人物,周瑜前期在军的位置与程普持平——“左右督”,但赤壁后一个是偏将军,另两个是裨将军,应该可以看出周瑜此时的身份地位了吧。

    5)周瑜为东吴出过多少力?

    有些人说周瑜除了赤壁有点运气以外,就是被曹仁那点兵耗了许久,所以没什么功劳,是这样吗?显然不是!

    “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同孙策合流,攻下横江,当利;

    “乃渡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还是作为孙策的一部,攻下秣陵,击破笮融、薛礼,攻陷湖孰、江乘,进入曲阿,赶跑了刘繇;

    “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协同孙策攻占皖;

    “复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以孙策一部,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平定豫章、庐陵。

    “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馀口。”——都统孙瑜平乱。

    “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龙送吴”——周瑜本部平定柴桑。

    “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以孙权前部大都督身份讨江夏。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赤壁战前实际上发生过水战,并非只靠一把火烧走的曹操。

    “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火烧赤壁。

    “瑜即遣甘宁前据夷陵。仁分兵骑别攻围宁。宁告急於瑜。瑜用吕蒙计,留凌统以守其后,身与蒙上救宁。”——救助甘宁。

    6)赤壁之战到底是谁统帅的?

    “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於赤壁,大破曹公军。”——

    “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

    “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於乌林”——

    “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时又疾疫,北军多死,曹公引归。”——

    其实说谁是总帅都不对,这次战役是周瑜、程普、刘备各领一部完成的,但赤壁的大火确实是周瑜部下黄盖放的。而且江表传里提到:“瑜之破魏军也,曹公曰:“孤不羞走。”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既然曹操反驳说赤壁不是输在周瑜身上,反让周瑜声望大振,那么我们可以想象到,赤壁一战后,最出名的就是周瑜了,否则曹操不会提周瑜而是程普等人。

    7)当世人对周瑜的评价如何呢?

    “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陈寿——这话是孙权说的,但我100%认可。

    “孤非周公瑾,不帝矣。”“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对陆逊说的)”——孙权——没有你我怎么办。

    “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闲。”——蒋干——他就一化人的典范。

    “吾得卿,谐也。”“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孙策——有你周瑜在O了。

    “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程普——酒不醉人,周瑜醉人。

    “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曹操——很生气,那串葡萄非常酸。

    “公瑾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刘备——小周,其实我给你的这双鞋不算小了。

    “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诸葛瑾、步骘——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向周瑜筒学习。

    “曲有误,周郎顾。”——当世人——我们是瑜迷!

    8)总结,为人不能太完美,聪明就不要再帅气,帅气了就不要太有才华,有才华就不要韬武略,韬武略了就不要再人缘好,人缘好就不该再娶了好老婆,娶了好老婆就不要再身份显赫……如果都占了,那么……周瑜终年36岁……似乎太完美的人都死的比较早,周瑜也没逃脱这个规律。

    “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死于征讨蜀的途,英年早逝,时三十岁,天妒英才。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