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穿成七十年代小娇妻 > 第58章 回信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book.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你见过70年代的信吗?

    “1978年前后,我插队在天马公社(后公社拆分,成了昆冈公社),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到同学的来信。”已经退休的周平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有意思。一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书信仍然是人们交往的主要手段。

    寄信讲究格式,寄在松江的写“本县”,邮费只要4分钱,这样不仅邮费便宜,信件还不会被派出去,收信时间也大大缩短。寄往上海的写“本埠”,上海和外省市的邮费为8分钱。

    乡村、生产队那时住户一般是没有门牌号的。但不打紧,因为邮递员把信件送到供销社在生产队的下伸店里。

    “公社供销社基本开在镇上,乡间的是供销社的下伸店。”周平解释,地址不写全也不要紧,因为一个队里爱写信的年轻人也就这么几个。信封姓名后,除了“收”,一般也会加“亲拆”“敬启”。

    见字如面,纸短情长,如今看来很美好,其实都是当时的真实写照。电报按字收费,太贵了。除非急事,一般通讯,人们更愿意选择写信。

    “好久不见,不知从何说起”“总想提笔与你一叙,奈何……”,这些是“统一用语”。回得不好要重写一遍,字迹过于潦草,也要重新誊写一份。

    给家里写的通常不长,常常是一句“我在这里一切都好”。给友人写的却事无巨细,写日常、写新闻、写“废话”、写情话。“1、2页还算少的,一般能写上3、4页。我最长的一封信写了19页。”周平记忆犹新。

    寄出两三天后,寄信人便盼着回信了。忍不住天天去下伸店看,嘴里却嚷着:“我去给队里拿报纸。”

    邮递员,最早叫邮差,穿着一身绿色工作服,骑着一辆绿色的自行车,在弄堂里穿来穿去。而乡下多是土路,但邮递员们娴熟得很。村里头的孩子也愿意跟在后头小跑一阵。

    寄信人,此时成了收信人,一听着邮递员丁零当啷作响的铃铛声,心里头就按捺不住,等待的心情就像酿酒一般。

    其中有一类信件比较特别,信封寄信者位置上写着“内详”。这类的信件自带“粉色”,是互有好感的年轻人之间特有的,旁人一目了然,颇有欲盖弥彰之感。

    80年代在松江火车站附近长大的孩子们,他们印象里轰隆隆的火车有着邮政专属车厢,装着一车厢信件,承载着浓浓的思念,驶向远方。

    90后的记忆里,校门口的文具店里有各种各样花花绿绿的信封信纸,对于孩子们而言,更像是种收藏,大多不会有寄出的机会了。

    而现在,人们选择在旅游时给自己或友人寄上一张明信片,言简意赅,因为该说的话平日里都说了。

    小松在谷阳路的邮政储蓄找到了寄信处。人们多是邮寄一些物品或者报纸刊物,寄信似乎成了一个最熟悉的陌生词。台海网11月1日讯据厦门日报报道近日,一个匿名包裹寄到鼓浪屿街道办事处,里面是满满当当的信件,寄信人来自世界各地,收信人却是同一人:林巧稚。原来,这是参与撰写林巧稚传记文稿的学者吴崇其将珍藏已久的林巧稚相关信件捐赠给鼓浪屿毓园林巧稚纪念馆。

    今年恰逢林巧稚诞辰120周年,这一封封信件犹如一张张穿越历史烟尘的车票,令人们看到信件背后一名名普通人对林巧稚医生由衷的感谢,折射出林巧稚身上永久闪耀的医者光辉。

    寄信人遍布世界各地字里行间饱含真情

    收到包裹后,鼓浪屿街道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对信件进行了清点,发现包裹内有246封信。来信地址包括新疆塔城、辽宁抚顺、海南岛、甘肃敦煌,遍布全国各地,甚至还有几封是从美国、英国等国家远渡重洋而来。来信时间集中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除了贺卡、明信片,几乎都是手写信。

    认真阅读一封封泛黄的手写信,即使时隔多年,仍然能感受到写信人的真挚情感。信件内容有的是求医问药,有的是探讨医学发现,有的则是向林巧稚医生表达感激之情。还有零星信件从厦门而来,是亲戚所写的家书,盼望与林巧稚见面,表达思念之情。在当时医疗技术尚不发达的年代,这些信件透露出人们对医学知识的深切渴望,还有对林巧稚医生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的信任和崇敬。

    记者翻阅了一封从北京寄出的信件,写信人表示,自己被病痛困扰多年,在林巧稚医生的指导和其他多位医生的密切配合下,手术做得又快又好,术后经过林巧稚医生团队的精心护理,刀口愈合快,体质恢复也快。“你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今后我们要在工作中加倍努力,以实际行动来感谢你们。”

    由于这个包裹是匿名寄出的,鼓浪屿街道工作人员经过辗转联系,最终在快递公司的协助下,找到了寄件人——今年83岁高龄的学者吴崇其,他曾参与撰写林巧稚传记文稿,退休前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工作。

    身在北京的吴崇其接受采访时说,上世纪80年代初,上级领导下达任务,要求他撰写林巧稚的传记文稿,为此他广泛收集素材。而这些信件就是他在1982年前后,从医院等各个渠道搜集而来的。此外,他还多次面对面采访林巧稚。在林巧稚病重时,他曾去病房探望,当时病榻上的林巧稚已经说不出话来,只能点点头,吴崇其向她许下承诺:一定将您的事迹写成书,让您的精神传承下去。

    “当时很多患者找林巧稚医生诊治,她受到大家的爱戴,这些信件只是林巧稚医生收到信件的点滴,也是她的伟大精神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的缩影,具有历史价值。”吴崇其说,他年事已高,决定悉数捐出这些信件,希望让这些信件来到鼓浪屿“安家”,更好地发挥出它们的价值,让林巧稚的医德医风影响更多人。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