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仗剑行 > 第 188 章 第一百八十八章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book.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第一百八十八章两个孤家寡人

    姜家女帝搁下手中朱笔,竟是不理会李长安的挑衅,起身走到燕白鹿跟前,扶起她道:“你才进京,先回府上去,这里无需你作陪。”

    燕白鹿显然有些受宠若惊的迷茫,愣了片刻才赶忙垂首躬身应道:“是,微臣遵旨。”

    燕白鹿一脚刚踏出御书房门外,身后李长安又跟着嘱咐了一句:“燕小将军,不必留人侯我。”

    燕白鹿转身看了她一眼,迟疑了片刻,而后微微点头,大步离去。

    御书房内,只剩二人,四目相对,一股针尖对麦芒的气氛悄然而生。

    方才姜家女帝出神时,李长安亦在打量她。

    从姜岁寒的容貌上便能瞧出,其母亲是典型的江南女子长相,温婉恬静,小家碧玉。可这位从战场上下来的姜家女帝却硬生出一股非凡英气,令人心生敬畏,不敢小觑。初临帝位便压的满朝文武抬不起头来,如今更是君临天下,再无人敢以女子身份质疑这位一国之君的雄才伟略。

    女帝指了指一旁的两张紫檀高椅,宛如长者接待晚辈一般,一面走过去坐下,一面招呼道:“不必拘谨,坐下聊。”

    见女帝自顾自坐在了旁边,李长安毫不客气走到对面坐下,而非与女帝平起平坐的那个位置。

    女帝微微眯起眼,面上并无怒意,且不以朕自称,道:“想必这是此生你我第一面,也是最后一面。”

    李长安不置可否,开门见山道:“你命不久矣,此生还能见上一面,已是不易。我若不破天道,兴许还得死在你前头,若破了,至多也就比你多苟延残喘些时日罢了。”

    女帝问道:“可你仍是要报仇?”

    李长安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笑着道:“姜漪,做了二十几年的皇帝,你也该明白一个道理。守江山比打江山艰难的多,天下英雄大才皆在你瓮中又如何,八百年前从秦帝手中接下泱泱大国的武女皇何尝不是如此,范西平时常胡说八道,但有一句话说的没错,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乃天下大势所趋。”

    被直呼其名的姜家女帝面无波澜,平静道:“故而,八百年前秦帝以及那位女帝都不曾做到的,我来做。江山永固,这四个字就好比世人皆妄想名垂千古一般,可望不可以及。李长安,我所求的,不仅于此。”

    李长安愣了愣,竟不知该如何接话。

    良久,她才无奈一笑,道:“范西平欲求世间人人可自主,我曾笑话他异想天开,如今看来,江神子早前虽与他背道而驰,这二人却无意间走上了一条殊途同归的路。”

    姜家女帝油然生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极其自负道:“那朕走的,便是第三条路。”

    李长安冷笑道:“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鹿死谁手,各安天命。”

    二人再次四目相对,皆是锋芒毕露。

    古有言,匹夫一怒,血溅四尺,天子一怒,伏尸百万。

    当今天下两个最为传奇的女子。

    一个匹夫,一位天子。

    迟了四十余载,终于相见。

    史官必定为今日,留下一笔浓墨重彩。后世皆知,天奉二十五年,三月十,北蛟入京,长安临变。

    只是无人知晓,这场将整个天下都卷入腥风血雨的晤面内容究竟是什么。唯一可能知晓的红袍宦官,至死也未透露半分。

    两个时辰后,姜家女帝与李长安一前一后出了御书房,出了廊道,二人站在白玉石铺就的殿前丹墀之上,姜家女帝望了一眼西面,平静道:“昔年我母妃与先皇后情同姐妹,据说你被封不周之后,先皇后便郁郁而终,满朝流言蜚语,父皇知晓后大发雷霆,下旨皇后不得葬入皇陵。我母妃哀求了许久,若非看在我舅舅张拂水战死沙场的份上,父皇不仅不会松口,我母妃也逃不了打入冷宫的下场。”

    女帝转头看向李长安,“你可要去看她一眼?”

    李长安缓缓垂眸,摇了摇头。

    女帝无意深究,转了话锋道:“父皇一辈子殚精竭虑,江神子走前批言,罪过于功,既非暴主,亦非明君。我觉着很是恰当,守江山不易,当明君更不易,可唯有两件事,我以为是父皇最为明智之举。”

    李长安抬眼,看着这个天底下最为尊贵的妇人。

    “一是给朕留下了帝师李惟庸,拔除北方之患。二则,收留了大楚亡国遗孤裘千人,替朕除掉了薛家。”

    李长安笑了。

    大风平地骤起,吹乱妇人的龙袍鬓角。

    太和殿殿檐下的铜铃叮当乱响。

    女帝面色淡然道:“李长安你别忘了,你母亲姜绥与先帝乃是同胞手足,你也是姜家人。”

    李长安笑意阴冷,“姜家人?不报此仇,李长安何以为人!”

    一股威压迎面扑来,青衫青丝随风狂舞,那一瞬,姜漪好似看见李长安身后有一条巨大青蟒拔地而起。

    此时,钦天司内隐约传出一声龙吟。

    只一眨眼,殿前丹墀之上便恢复如初。

    李长安偏头看了一眼廊道拐角处的大红袍,默然收回目光,道:“那老头儿做的最错的一件事,便是把皇位交给了你。姜漪,莫要重蹈覆辙,江山不易守,毁去可要容易的多。”

    言罢,李长安转身大步离去。

    行至御道前,李长安回头遥望,那座黄顶朱墙,仿佛一位帝王端坐在白色须弥座之上的金銮殿前,一袭明黄龙袍孤身而立。

    李长安自嘲一笑,“千古一帝?”

    就在李长安转身朝御道走去时,姜家女帝同时转身,走向金銮殿。

    一袭青衫,一身龙袍,一老一少,两个女子,两个孤家寡人。

    走时的御道比来时冷清的多,李长安却轻松惬意了不少,这条中轴御道她曾走过无数次。姜漪当年逼宫,领着三千禁卫军踏破宫门,走的也是这条路。如今物是人非,御道也重新修缮过几次,再看不出当年厮杀的痕迹。

    李长安犹记得那年商歌王朝初立不久,身为长公主的娘亲带着她入京观礼,那是她第一次来长安,第一次入宫。而那一日,长安城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娘亲牵着她的手,脚下是一层薄薄的积雪,踩上去的时候,没有如北雍那厚实的积雪般咯吱作响。皇城高墙,也不如古阳关那般高大,可这里没有风沙,没有马匪,更没有饿死在路边的老人孩子。

    姐姐李长宁写下“十年硝烟走风沙,孤城不闻万鬼哭“时,这里的孩子在学“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写下“边关儿郎半生死,李家马革裹尸还”时,这里的孩子在读“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写下“试问天下多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时,长安城里遍地皆是朗朗读书声。

    长安城,是个好地方。

    可有人说,长安不死,长安难安。

    十里长的御道,冷冷清清,一袭青衫孤身前行。

    李长安缓缓停下脚步,抬头望天,一滴雨水不偏不倚,落在她的眼角。

    “娘,这里真好啊,可惜不是家。”

    她已记不得娘亲当时说了什么,只记得娘亲把她抱在了怀里,拉下了她的毡帽,不让她看见那副血腥场景,但她听见了人头落地的沉闷声。那夜,七国余党从四面八方涌入长安城,江湖上有一半的英雄豪杰把命留在了皇宫。

    再来长安城,她是扬名立万的女子剑仙,姐姐不在了,爹不在了,娘亲也不在了。那个成日待在后宫里的恬静女子,笑起来像极了娘亲。有时她会送她出宫,起先权当陪她散心,走的多是侧门小路,许是觉着路太短,总有许多来不及说完的话。从那之后,她便只走这条御道,即便有时什么也不说,她仍是觉着路太短。

    只是这世上,再长的路,也终有走到尽头的一日。

    对于这个曾母仪天下的女子,李长安不曾悔过,只有些许遗憾。

    当时若能好好道个别,便好了。

    如今斯人已逝,若有缘,黄泉再相逢。

    到时,再与你说些心里话,然后好好道声别。

    春雨绵绵,打湿了青衫肩头,她迈开脚,大步朝前。

    如来时一般,一袭大红袍立在宫门之下,身前细雨未能近身半寸。李长安停步在十步之外,二人遥遥相望。

    皇城墙头上,有一人身着白衣道袍,居高临下,正看着这一幕。

    李长安似有所察觉,抬头仰望,与那白衣道袍四目相撞。后者微微一笑,周身亦是风雨不侵。

    李长安眼眸骤然紧缩,与白衣道袍无关,而是他身侧站着的儒士老者。

    藏在龙椅背后的人,上小楼真正的主人,剑门关一役的元凶,姜漪口中的帝师。

    卧龙先生,李惟庸。

    儒士老者撑着一柄墨色油纸伞,神色平淡,好似一名恰巧路过此地的老儒生。他只与李长安对望了一眼,便转身离去。而白袍道人则凭空消失在了原地。

    直到那柄墨伞消失在雨中,李长安才缓缓收回目光,她面无表情走向宫门外。

    擦肩而过时,红袍宦官低声道:“终有一日,我要亲手杀你。”

    李长安不曾回应,走出宫门,一甩双袖,仰天大笑而去!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