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三国原来我是第一猛将 > 第784章 战争就要结束了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book.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眼下工坊当中,除了日常生产之外,还承担一定的研发,改进。”马均侃侃而谈,并无面对李云义的结结巴巴。

    他眉飞色舞,对工坊当中一切了如指掌。即便过去一个多月,他一直都在长安,对邺城工坊的了解仅仅在纸面上。

    “除了邺城长安之外,齐公还在东莱设立了海军工坊,工坊除了打造战舰,船只之外,邺城工坊能做的一切,东莱都能做。”

    “孔明你多多观察,记录。就算不懂匠造,也能一步步积累经验,知道如何用人。”马均心知肚明,没有强求诸葛亮的意思。

    毕竟工匠并非士人那般轻松,需要长久的积累,还要有创造性的天赋。正常人入行三五年之内,都只能照猫画虎,想要改进器械,难。

    “此处负责改进强弩,武帝时期的大黄弩虽然失传,无法在打造。眼下工坊当中却有更新式的强弩,射程更远,威力很大。唯一的问题就是成本太高,无法连发。齐公想要连弩,可连发弩如何快速填装箭矢,我到现在还没有头绪。”

    马均喋喋不休,说个不停。此处一切他事无巨细的介绍,身边除了诸葛亮之外,还有一个书佐正在速记。

    用的不是毛笔,而是笔尖更硬,写七八个字就需要再度蘸墨水的笔。

    “能带我看看吗?”诸葛亮忽的开口。

    “啊?看什么?”马均愣了愣,开始结结巴巴,话都说不清楚。

    “齐公想要连弩,无非是骑弩成本太高,在战场上面难以建功,才想要用连弩补充骑兵火力,以此减少军队当中弓骑兵的数量。”

    马均瞪大眼睛,迷迷糊糊。他是匠造第一人,齐公帐下所有匠造都归属他管辖。可打造军械,锄头,跟谋划还是差的有点远。

    诸葛亮不急不躁的话语,他听得真切,却又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看,弩。”

    他结巴。

    弓弩是一个大类,前者在打造,后者在研发。

    “弩很贵,小的手弩精细,杀伤力最弱。床弩最大,二百步也能破铁甲。”马均介绍,手指指向钢铁铸造,实木框架,以牛筋糅合而成的强弩床弩。

    左侧木架子上面,大小不一,钢铁铸造的弩箭冰冷幽寒。

    数不清的工匠正在打造战争利器,将其投放在战场上,摧毁所有反抗者的肉体跟灵魂。

    这就是战争!

    诸葛亮忍不住吸了一口气,笑容逐渐消失。

    “齐公正在大力打造战舰,船只。”马均重复,同样的话说出来却是不同的意思:“黄河渤海东海航运量不断增加。航海老手沿着海岸航行,不遇到极端天气,基本一帆风顺。战舰则是南下关键,这些床弩都是为了平定扬州交州准备的。”

    “只要平定扬州,天下贸易往来会更大,我们这些人大半都会去锻造锄头镰刀水车,去田间地头忙活。天下不太平,我们就得打造杀人的利器。”

    诸葛亮释然,心情复杂。

    是啊,没人喜欢打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乱世由不得自己做选择。

    “走吧,随我去看看东边的工坊,邺城民用工坊分了七类,每一类都有万人忙碌。邺城长安东莱三地的工匠不下二十万。”

    “二十万?”诸葛亮倒吸一口凉气,二十万人在当下是一个富裕县的人口。一整个县的人都在打造农具,器械,这对尚且年轻的诸葛亮而言,冲击极大。

    “这二十万都是打造民用物资,打造军械的只有不到一万人,分别在长安,东莱邺城三处。”

    马均细细介绍,跟民用工坊一样。任何工坊都有自己辐射的范围,就近将打造的农具送往州郡县出售,利益才能最大化。

    军事物资也一样,减少运输,才能节约人力物力。

    东莱的海军基地,邺城的中枢,长安的前线,随着时间,邺城民用工坊越来越多,东莱也变成纯粹的海军基地。

    唯独长安还早日夜不停的打造战争器械。

    “诶,你干嘛,这弩不是玩的。”

    一声呼喊将马均从喋喋不休的状态当中抽离出来,他回首只见诸葛亮不知何时,已经抱起一张弩,正在把玩。

    “连弩是连发的弩箭,未必要快速更换箭矢。若是能够像水囊一样,储蓄一定的水在水囊当中,这本身也是做得到的吧?至于大小,大的连弩杀伤力更强,威力更大,小的连弩只要能在三十步之内破甲,对付草原上的鲜卑人,也不在乎下。”

    “江东荆州水军出色,战力惊人,却也不会人人都着甲。”

    跟马均不一样,诸葛亮是懂军事的。他很轻松的就弄清楚了李云义的意思,知道齐公要的是一种缩减杀伤,减小体积,能够提供火力覆盖的弩。

    具体如何制造,他有一定想法,如何做到,却是一头雾水。

    “说得好。”

    马均愕然,不用回头也知道来人是谁,这声音太过熟悉。每每在需要更多器械的时候,这个声音都会在午夜梦回当中将自己惊醒。

    万恶的甲方爸爸。

    “主公。”

    “齐公。”

    “不必多礼。”

    几个临近,没有忙碌的工匠拱手后,立马缓步后撤,逃离此地。留下来的诸葛亮低头,万万没想到会在工坊当中见到李云义。

    “大将造,他说很不错,连弩唯一的优势就是可以数支弩箭连续发射,压住鲜卑人的骑射。可以按照他说的法子,在连弩上面安装一个匣子,匣子里面储备弩箭,自动装填。”

    工业进步并非是一个灵感就能诞生的,尤其是在这个手工业为主的时代。

    李云义从来没有插手工坊具体的事物,倒不是他不想。而是工业社会已经让他变成一个废物,只会换换灯泡,打电话给水电工上门维修。

    连弩的概念他不清楚,现在经人提醒他才明白过来,这玩意儿跟枪一样,需要一个弹夹储存弩箭,以此提供持续的输出。

    “主公放心,微臣现在就去安排,尽快拿出成品。”

    “尽快?这个用不着。”李云义摇摇脑袋,指着一旁堆积如山的战争器械,道:“现在不需要大规模的给军队换装。我这一次来找你,是要告诉你两件事情。一件事情是你升职了,工部尚书。第二件事情是只保留邺城的军事研发,暂时不要生产环首刀弓弩之类武器。铁甲铁甲继续。”

    “战争就要结束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