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厉马承羽檄 > 第139章 赤阜新城(六十八)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book.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明清重站在紧闭的南城门之前。他的左手边是于岭松,右手边是明清樊与赫连央。

    “开门。”

    新王沉声下令,于岭松朝罗铎点点头,罗铎便从怀中取出多把钥匙,与手下人将眼前城门门闩上缠绕的层层重锁一一取下。接着,沉重的门闩被两名侍卫合力拉开。

    虽然横木被涂了红色的防腐油、乍看之下看不出质地,可有见识的人一听这厚重的、带着回响的声音,便不难猜出:门闩横木,不,或许就连整扇城门、所有的城门,都是由铁桦木制成的。这种木材在沛陵十分珍贵,仅在最北部的芒城有几片原生铁桦林,如今却用在了这数万里之外的赤阜镇上。

    可令众人心存疑惑的还不只是这些。

    高大的城门被缓缓打开,从这里看向城外的视角也逐渐清晰。众人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眼前呈现出来的并非是他们印象中的茂密丛林——透过百米外的头层高大树木,从缝隙中隐约透出了另一座城池的面貌。

    众人惊得不出话,只得眨了又眨自己的眼睛,才终于相信并非自己眼花。在场绝大多数人都不知晓远处的城池究竟在何时筑成,包括新王明清重,朝君、少君——乃至明清邈。

    明清邈难以置信地看着前方,久久未能收回自己的视线。一座城?已故明岚王竟在这沛陵的中央修建了一座城?然而随着众人跟上新王的脚步继续向前,却又一次推翻了他的心中所想。

    不是“一座城”。

    众人顺着丛林中修出来的一条道路,穿过头层的密林,终于站在了方才隐约看见的城墙之下。只见眼前的城墙看起来高耸坚固,从城门口向两边延展,站在原地暂且看不到尽头;可尚未来得及感叹,有人便又发现异状——

    “远处那是……”

    众人顺着那人手指的方向看去,也跟着看见远方似乎还有另一座城郭;而再换个方向,还有另一处。

    明清重回身,看着眼前并不多数、却尽是重臣要臣的这群人,将手背后,沉声宣布:

    “诸位,这便是赤阜新城,我与明氏此后百年的栖息之地。”

    明清邈猛地睁圆了眼睛。

    明清樊与赫连央行大礼叩拜,接着是三位掌营:“恭迎陛下!”

    其余众人虽还摸不清原委,可也只好立马跟着叩拜高呼:“恭迎陛下!”

    明清安心地拉了拉明清邈的衣袖,提醒他别再发呆,明清邈这才勉强回神,行尸走肉般地跟着一同行礼。他额头触地,紧闭双眼,只有衣袖下的双手紧紧握住。

    没错。先明岚王明桓要做的,便是迁都。

    千年沛陵人,万年阆都魂。有人明氏沛陵是对百姓最好的主宰者,也有人明氏沛陵是沛陵之上至今为止最看重门第阶级、令人心生怨怼的主宰者。于是经年累月后,百姓对明氏的拥戴越来越高,而高门贵家间的明争暗斗也越发激烈。明桓三十岁上下便深知不解“内忧”便难解“外患”,因而从多年前起便开始着手计划迁都一事。

    可阆都百姓远比其他任何地方的人都更信奉神明,贸然迁都只会事倍功半,最严重的后果更可能引起全境的恐慌。所以他便步步为营,首要的就是选择了沛陵中心的这块丛林之地。这里并非“一直空着”,而是诸多年前明桓就已命人悄悄将此处的百姓迁移到了别处。因着本就是四城八关以外的散居百姓,多数也是由于当初设置四城八关之际、家中老人不愿搬离故土才致后人散落在外,当有官家人主动找上门帮他们迁进关城、安家落户,这些百姓自然会高高兴兴地听从安排,又哪会想去追究原因。

    所以久而久之,被迁移离开的百姓跟他们的乡人邻里,都觉得这里已经空无一人,继而一传十、十传百,这样的认知也越来越广。加之后来明岚王下令,修建了连结四城八关的官道,虽也有其他通路,但若无特殊授命便不可通行。寻常百姓一来害怕麻烦,二来明知这一带无人居住、密林丛生,又哪有人愿意靠近呢?而明桓也正是借着这个机会,在此一天天地建起了这座“赤阜城”——不,是一片赤阜城。

    明清樊跟赫连央带着众人一直停留的,是赤阜城的“大门”。从赤阜镇穿过,向南便是三座毗邻的城池,由东到西分别名为“星”、“羲”、“月”;羲城向南则还有一座哨城,大与赤阜镇相差无几。

    多年来,明桓、神?官、四掌营及四城城主们,在暗中默默地筹备着一切。他们瞒着所有人、甚至自己的妻儿,为了沛陵的未来孤独又坚毅地坚持着。

    年初时,明清重无意中发现了冯泽英谎报账目,那时赤阜新城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后来明瑞一家跟罗仑·桑悦一家突然从阿勒境逃到沛陵,既是意外,也是能被明桓利用的好借口。他以此为契机,命明清樊护送几人来赤阜镇“休养”,又伪造了所谓的“银瑞之兆”,让赫连央也一并跟来,之后通过手段将二人绑在赤阜镇;直到自己临死之前,明桓再次捏造了各种“异象”,让阆都百姓相信是因为他、才导致神明震怒,阆都圣气不足又该如何是好?就要找人弥补先王的“过错”,于是才有了素山下的那些仪式。

    赫连央被“选”了出来,而她跟朝君都在遥远的赤阜镇,一边又是异动频频的素山——新王“只好”去赤阜镇受封。而寻个借口将他留下来,则变成了这番布局中最简单的一步。

    皇室儿女甚至都不知父亲的这般算计,更无论消息有限的明清邈。他从震惊中回神后,表面上虽维持住了波澜不惊,可心底如何翻腾便只有自己清楚。

    往回走的这一路上,明瑞不禁感慨:“没想到长兄……先王竟做了这种准备,可敬可叹。”他又看了看走在一旁默不作声的明清邈,以亲叔叔的身份对他关怀叮嘱,“不管如何,总归与我们是没有关系的。如今新王要在此处长居,虽未明,但这便是迁都的意思了。清邈,好好生活。”

    明清邈心中所想并未外露丝毫,他仍是那副和善的模样,微笑点头:“您的是,我们理应好好生活。”

    由于大队人马还未赶到,明清重依旧要暂住赤阜镇上。众人伴王回到议政衙,然而前庭中央,却站着一个高大修长的身影。赫连央与明清樊一眼便看出来人,几乎异口同声——

    “太叔环?”

    太叔环闻声回头,仿佛只是来见朋友,见他们回来,歪歪头摆手:“我来啦。”

    不久前还是一城之主的太叔公子,终于要来谈条件了。

    明清重新王继位,却并未打算要对眼前之人摆架子——看那俏皮的模样,也不像会听他这个异地王的话。于是他客气地将太叔环请到后堂,与他相对而坐,问:“不知太叔公子,有什么话要对我?”

    “不敢,陛下客气。”太叔环眯眼粲笑,“只是我手上有些您——或沛陵更为确切——十分需要的东西,想来能勉强谈个条件。”

    明清重一愣:哪有人上来先自己的条件,却不自己的筹码?他对眼前这位太叔公子知之甚少,只好转头看向明清樊与赫连央;然而那二人也没好多少,眼神中无不透露着无奈。

    “太叔公子。”最终还是明清樊上前一步,反问,“若我没有记错,你跟我们逃离梁及店城、来到赤阜镇至今,几次三番逃避我的询问,怎么看都不像是想要与我联合,如今这又是的什么话?”

    被人一语戳破自己先前的混账德性,太叔公子倒也不窘迫,厚着脸皮又笑道:“朝君殿下这便误会我了不是。我先前也‘时候未到’,您看看,短短这么两三个月出了多少事,我可不是怕给您添乱么?眼下大局已定,陛下顺利继位不、还乐得迁都至此,这不就是‘时候已到’么。”

    明清樊曾经以为自己怕是世上最难缠的角色,没想到自从预进间太叔环后,自己竟平平吃瘪。他眯起眼睛,毫无善意地盯着眼前人。

    这样下去气氛怕是要紧张起来。范知率先出来打圆场:“那……太叔公子不妨细。”

    太叔环笑笑,对走出来的这位面善的大叔很满意。接着他将身子往前探了探,歪歪脑袋一副天真样:“我手里有什么,朝君殿下清楚,我便不多赘述。至于我想要的嘛,也简单——”他的嘴角明明还在上扬,然而眼中的笑意却顿时全无,一字一顿道,“我要成为,大、世、家。”

    “大世家”三个字出来,在场之人无不倒吸凉气——赫连央除外。

    明清重及掌营们都被这大胆的要求乱了思绪。几人面面相觑,耿直的于岭松跟严苛的侯安自然是不悦的,认为太叔环的话未免太荒唐;范知这个老好人也难得蹙眉,悄悄看了陛下一眼微微摇头。倒是本该反应最大的朝君殿下,因着明白太叔环手里捏着怎样的筹码,反而默不作声,看样子在权衡。

    “太叔公子,你……”明清重正欲委婉拖延、好能回头跟明清樊细细商量之际,另一个声音却突然打断他——

    “陛下。”赫连央上前一步,拱手道,“我愿保举太叔公子登上大世家之位。”

    众人更惊。尤其是明清樊。他颇难以置信地将视线挪到赫连央身上,想着这人许是犯了糊涂,不然怎会出这样的话来。

    唯一满意的自然还是太叔环。他朝明清樊挑挑眉,又笑盈盈地看向赫连央、朝她俏皮地眨了下眼睛。

    很好,她没忘记自己的承诺就行。

    “陛下倒也不必当即就回答我,毕竟您还没听过我手上有何东西呢。”太叔环笑了笑,着起身,“您与朝君殿下、少君殿下及诸位大人们商议好了后,再叫我过来罢。”言罢,他便仰头背手、优哉游哉地离开了。

    “这……”明清重一头雾水,理所当然地转头去找明清樊问答案。不想朝君殿下却拧起眉头,与他先拱手道:“陛下,容我先与赫连少君商议一番,再与您禀告一切。”

    见他面色不善,明清重猜想兄长应该是为了赫连少君方才的话而心生怒意。可既已为王,明清重便不好再任意些碎话,便只好点头:“好……你们二位先退下吧。”

    “君告退。”赫连央拱手告辞,然后无奈地叹了口气,便抬脚去追明清樊。

    (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