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回首东顾 > 第四章 长安(下)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book.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第四部虎吞万里第四章长安(下)

    月二十七日,刘镇宇率军进了长安城。

    在城门口,有一大群绿袍的官员在通化门前列队,待刘镇宇走上前去,为首的一个紫袍老头走上前来,行个大诺说道:“鄙人乃旧朝左散骑常侍方通晨率长安百官恭迎将军,我等在长安翘首以待大燕王师,今日才得见将军威严,王师军势,真是荣幸之至呀!”

    李嗣业早就不耐烦那老头在那叽叽歪歪,见正刘镇宇的脸越拉越长,马上拍马上前:“什么大燕王师?你是说安胖的叛军吗?他们早被我们打发了。我们是属国西秦来的勤王之师。”

    众官顿时目瞪口呆,这也难怪,长安的准备变节的官员在预备迎接新主,少数抱着死志的官员闭门在家准备守臣节,而老百姓都老实的呆在家里,谁敢出来乱跑,而东来的路都被苏定远和郭广平给封锁了,孙孝哲的少量逃出生天的溃兵,正拼老命往东跑,谁还没事往西跑,所以几天过去了,叛军被歼的消息不远的长安竟然一无所知。倒是那帮准备投靠“新朝”的百官们心里着急了,怎么还没来呀,自己还指望着在新朝升官加爵呢。

    刘镇宇看到这帮官员,心里百味交加,唐皇抛弃了他们,他们也老实不客气地准备改庭换面。“来人,把这些人先给我扣押起来,送到城外的军营里关起来!”

    处理完这些人后,刘镇宇领高适、安固都、李嗣业、胡安、苏定远、郭广平、葛敬义、白世清、罗真平,率护军营、骠骑营、骁骑营、前锋营、越骑营、豹骑营、飞虎营、鹰扬营等亲卫军的护卫下,进入了阔别已久的长安。

    看到这座繁华的长安,刘镇宇心里不由的一阵欣慰。自己虽然没有改变历史的大势,但总算保住了长安和关,这块大唐的心脏地带。总算没有让大唐元气大伤,希望大唐经过这次劫难后,能重新兴起来。

    刘镇宇手下将领士兵大部分都没到过长安,初次进入到这个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就跟刘姥姥进大观园没什么区别,一个东张张西望望。这时,是勤王军不是叛军进城的消息,像风一样迅速传遍了长安。长安百姓纷纷走上街头,迎接勤王之师。

    热情的长安百姓用鲜花、欢呼来欢迎勤王军,也庆祝自己免遭涂炭之苦。从河南河北传回来的消息,叛军经常屠城、纵兵大掠,百姓家破人亡,水深火热,如果那支叛军来到长安,估计不会轻易放过百姓了。

    更有许多勇敢的少女,向威武的亲卫军士兵大撒鲜花,狂抛媚眼,弄的什么场面都见过,就是没见过这个场面的亲卫军个个脸红耳赤,手忙脚乱,更引起百姓一阵哄笑。

    到了延喜门前,奉命守卫宫城的宣威将军鲁盛才已经闻讯赶来,他一直在禁军任职,曾经见过刘镇宇,所以一见到刘镇宇就拜倒:“见过秦王,骠骑大将军!”说毕,泪流满面。

    刘镇宇连忙扶起鲁盛才,问明请情况。原来唐皇连夜逃走,留下五千禁军护卫宫城,那鲁盛才也是忠心耿耿,克守职责,在守城唐军大乱时,努力率领禁军弹压骚乱,维护次序,护卫宫城。现在宫城的嫔妃、王、公主、宫女、内监都各在其位。刘镇宇不由又是一阵感叹。他好生安慰鲁盛才,要他继续守护宫城。

    刘镇宇由于深受唐皇宠信,虽然他远居西方,但唐皇还是为他在布政坊的渭明渠边保留了一座宅院府第。

    刘镇宇率队穿过安福门,来到城西的布政坊。这时,前面的军士一阵喧闹,很快,一名护军营的亲兵纵马过来,“大将军!有人手持宝刀,说是大将军故人高仙芝的部下,有话要转告大将军。这就是他持的宝刀!”

    刘镇宇接过配刀一看,是自己送给高仙芝的,不由连声说道:“快请过来!”

    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汉,衣衫破烂,一见刘镇宇,不由泪流满面,倒头就磕:“大将军,我是高将军的亲兵陈安,当年在康居城于大将军会面时,我也在场呀!”

    刘镇宇连忙叫人扶起陈安,问道:“高将军有何话?”

    陈安含泪将高、封被杀的前情后况仔仔细细说了一遍,说到后面时,已是泣不成声:“将军决意受旨,他叫过小人,耳语了小人几句话。并嘱咐小人在长安等待,一定要持此刀转话给大将军。小人在此等了数月,终于等到了大将军!”陈安说毕,又是大哭。

    刘镇宇和众将也是听得泪眼迷漫,李嗣业,这个曾经跟随过高仙芝的大将,更是哭得肝肠寸断。

    陈安接着说道:“将军在我耳边低语道,我已明白大将军的好意了,大将军说过今世事今世毕,我高仙芝今世就生为大唐臣,死为大唐魂吧。只是可惜高仙芝不能再为大唐征战了!”

    刘镇宇听完后,再也忍不住了,掩面大哭。许久,刘镇宇才安静下来,他望着手里宝刀,不由的想起在自己世界里看到的一段话,大声的念道了起来:“今日的一缕英魂,昨日的万里长城!”

    刘镇宇转身对众将说,“一个战士最遗憾的不是死在敌人的刀下,而是倒在自己人的刀下。”众将良久无语。

    回到自己的府第,刘镇宇下令高适和胡安领五千精骑去迎回唐皇,李嗣业和白世清整编长安城守军和各地慢慢聚回来的军队,并维护长安次序。苏定远、郭广平率军在长安周围四处,看住西来北去,东来南往的各条要道。罗真平主持长安日常工作,先把工匠、医生等全数集,然后调集粮草,开始恢复长安的日常生活,并派人四处传信张贴告示,说叛军已退,西京安然。

    而刘镇宇却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理顺自己的思路。

    在天宝十年开始,自己就频频向唐皇来信,要他小心边境藩镇各节度使,因为现在大唐是边重里轻,非常危险,要求改变这一现状。而且刘镇宇还很明白的指出,东北诸镇不比西北诸镇,朝廷离的近,控制的也很严格,而东北诸镇就不一样,那里几乎处于一种半自治的状况,一旦有野心者发难,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这些信送到唐皇那里后,都没有反应,如石沉大海。

    刘镇宇看到国内的局势一步步不妙,就开始着手准备了。由于不能在安西屯兵(毕竟西秦现在是大唐的属国了,属国在宗主国屯兵,唐皇再宠信刘镇宇也不会答应的。),刘镇宇只好派安固都在山东地区(西伯利亚)的鄂毕河上游多筑要城,以做驻兵之所。而且将归顺的基马克人编制成军,开始训练。安固都多次深入回纥境内,探明道路。

    当得知李林甫已死,刘镇宇立即开始以练兵为名,开始把左黄旗,左红旗,右黄旗、右红旗四旗左右护旗军陆续调往往鄂毕河上游各要城,加上安固都收编的右蓝旗左右护旗军,到天宝十四载,差不多聚集了近七万大军。

    在刘镇宇接到安禄山造反的消息,已经是天宝十五载三月份了。刘镇宇马上下令,王后甑宛儿监国,各大臣各守其职,王忠嗣率三万大军出镇茂州,同萨里王国一起防备大食,皇甫惟明率二万大军守利州,同镇守在镇山城(车臣的格罗尼兹)的张国平一起防备大食从高加索山的进攻,并策应王忠嗣的行动。程远识等将移驻建业,镇守西秦西部疆土。然后率亲卫军星夜赶往山东地区。临行前,刘镇宇还修书一封给唐皇,请唐皇务必坚守潼关,自己大军正日夜兼程赶来勤王。

    安固都接到刘镇宇的急信后,立即派李嗣业带两万人为前锋,往回纥开路。

    在尼塞河流域的黠嘎斯部,这是一支名义上臣属于回纥的部落(也是现在柯尔克孜族人的祖先),势力强大,拥有近十万控弦之士(大家都知道了,北方少数民族只要是男的基本上都是控弦之士了),首领奚邪勿见李嗣业要率军过境勤王,自然不答应,还说只知安固都,不知什么李嗣业。

    李嗣业什么人,没理还能咬你一口的人。现如今他知道,刘镇宇是要全力以赴去勤王,自己来探路,第一关就让人给抹了面,要是别的将领知道了,非砸了西秦第一猛将的招牌不可。李嗣业不由勃然大怒,立即引军猛攻,很快就把有技术无战术、装备又落后的三万黠嘎斯部骑杀的放了羊。

    李嗣业一口气追了上千里,直到贪漫山(今蒙古境内的萨彦岭),害的奚邪勿把老婆孩,什么家当都丢的一干净。

    回纥可汗默延啜看到潮水般南逃的黠嘎斯部众,心里知道不好了,连忙派人联系李嗣业,说自己也是大唐部属,应当勤王,现在西秦勤王军过境,回纥部理当放行款待。李嗣业这才收兵,等待刘镇宇大军。

    四月,刘镇宇大军同李嗣业的前锋部队会合,七万大军,二十几万马匹,十几万牛群,让回纥各部看的是心惊肉跳。

    默延啜可汗暗暗吐口气,这几年安固都带着一二万人马就把回纥各部搞的鸡飞狗跳,现在这么多人,幸好没开打。默延啜可汗献上牛羊马匹,并组织了三万大军,随后跟着南下勤王。其实默延啜可汗的判断是正确的,刘镇宇这次为回唐勤王,几乎把西秦除正旗的精兵都调集过来了,而且带足了安固都、李嗣业、苏定远、郭广平等西秦金牌打手。

    当西秦勤王在后来杀出威风后,默延啜可汗再一次为自己的英明决断而高兴。

    西秦勤王大军在蒙古高原上一路疾驶,迅速南下,终于在五月底赶到了朔方节度使的辖区西受降城(现内蒙古河套地区)。刘镇宇发现朔方的镇军已经调出一空了,只有少数老弱病残兵士在那,看到漫山连天的骑兵,尿都快吓出来了。听说是勤王的大军,这才安心。

    刘镇宇请默延啜可汗率军赶往河东,协助郭仪作战,自己率军迅速过黄河。

    在丰州,刘镇宇知道了高封二人被杀,哥舒翰受命守潼关。不由黯然,立即命苏定远和郭广平率三万大军立即赶往长安,以防万一,自己率军掉头向东,在胜州过黄河,然后沿黄河南下,一路上,刘镇宇得知了哥舒翰率军出击,全军覆灭的消息,不由心急如火,幸好自己派出了苏、郭人二人,估计只要不是安禄山派十万大军,长安是不会有事的。在河南道渡过黄河后,斥候抓到了几个从潼关去洛阳报信的,才知道苏郭二人大败叛军,潼关叛军准备东逃,刘镇宇决定先回长安,也顺便把这三万大军收拾了。

    一路上,刘镇宇没有众部将和士兵们那样的好心情。

    西秦军几经锤炼,已经是目前世界上最专业的职业军人了,强大的国力让这二十多万人一天到晚就只是打仗杀人,他们已经把战争融入了自己的生命里。西秦休战了几年,已经把他们这帮以打仗为乐的武夫给憋坏了,对他们来说,勤不勤王不重要,只要有仗打就行了。于是久未动手,现在兴奋不已的他们就有了“大锅”,拦路截道的举动,对于他们来说,怎么把仗打的丰富多彩、有滋有味已经成了他们的研究项目。刘镇宇明白,这是西秦军心底的一种英雄无敌手的落寞心态。

    而刘镇宇心里不明白,自己已经再三给唐皇提了醒,可唐皇还是走到了这一步,真不明白唐皇是怎么想的。但是刘镇宇明白,这安史之乱是唐朝的宿命,从大唐一开始建立,就不可避免要发生。没有安禄山,用不了多久,又会出个胡禄山。为什么会这样,后世的历史学家都争论不休,自己又怎么能洞悉这一切,去改变这一切呢?

    自己现在只能努力地去挽救这危局了,希望历史能改变方向,让这个曾经站在世界顶峰的国盛朝能继续下去,自己所热爱的这个民族能保持强大和繁荣。

    在刘镇宇的心里,开始对现在的战局进行分析。安禄山的精锐部队有十几万,很多是许多同罗、奚、契丹等胡人,而且还有八千“曳罗河”,听说很厉害。自己在一开始就出其不意,干掉了他的三万精锐和三万炮灰。现在安禄山的部队被分散在河北、河东和河南,同唐军在纠缠绞杀。现在唐军有了自己这个主力,如果不瞎指挥的话,打败安禄山应该不是很久的事。

    自己来勤王的目的不是光打安禄山的,还有许多其它的事情要处理。所以不能一上去就跟安禄山死磕,自己的部队都是心肝宝贝,可不能就这么给搭进去。刘镇宇看着地图,心里有了盘算。

    第三日,苏定远来报,截住了一群自称是太忠王的人马,他们正准备过玢州去朔方灵武。“叫朝廷官员确认一下,如果真是太的话,就送去东宫安住,并调一营人马保护起来,任何人不得接近。”刘镇宇心里暗暗冷笑,等的就是你。

    在几日里,刘镇宇分别接见了许多已经闻讯赶回长安的朝廷高官,要求他们全部各回其位,各回其职。其有许多刘镇宇知道的名人,如王维等人,但是刘镇宇已经处惊不变了。回到东宫的太忠王亨一直要求会见刘镇宇,但是都没刘镇宇挡了回去,我跟你又不是很熟。

    从太随从那里知道,月十五日,也不在马嵬驿,而是在周至的兴庆,发生了禁军动乱,禁军士兵鼓噪而起,杀死了杨国忠、杨国忠的妻和儿、杨贵妃的三个姐姐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和虢国夫人,而且还包围了驿站,要求唐皇杀掉杨贵妃。唐皇开始听说了杀了杨国忠,默然不语。但听说要杀杨贵妃时,顿时怒不可当,拄着拐杖出来,当着众军士的面,大声说道:“我前半生励精图治,开创开元盛世,可惜误信奸臣,以致国之如此,其罪可大。然贵妃深居宫,有罪与否,我最清楚。如果她有罪的话,那我的罪更大,你要杀她,就连我一同杀了吧!”

    唐皇突然发怒,毕竟他是三十年的太平君王,威严还在,看到唐皇以命相抵,众禁军兵士不由顿时气馁,互相对视,不知所措。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看到如此,又不敢逼死唐皇,见杨国忠等党羽已死,马上出面劝阻士兵,高力士也命内侍拿出金银布锦,犒赏三军,军士的怨气也渐渐散去了,于是就平定下来了。

    圣驾开始南下,过了太白山,太亨向唐皇奏道,愿留下来安抚百姓。唐皇也恩准了,于是太带了几十个随从,掉头向北而去,结果在玢州被拦下来了。

    尽管太随从把禁军发难说成是禁军因军粮不给,见杨国忠与胡人使者在一起而引发的,但刘镇宇心里明白这里的猫腻。

    八月初十,唐皇回到了长安。刘镇宇率军出三十里相迎。

    在含元殿,唐皇与刘镇宇对饮,只有高力士在旁伺候。

    “陛下,臣写了许多书信给陛下,可为何陛下却只置不理呢?”刘镇宇开始说出自己的疑惑。

    “当你第一次来到唐宫时,人人都以为你是神仙下凡,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神仙有你如此下凡的吗?不过我知道你是一个有异遇的人。”唐皇没有回答刘镇宇的问题,只是自饮自说道。

    “与你交谈是我最开心的事情,好多年了,没有人和我一起谈的这么痛快了。”唐皇拿着酒杯,仔细的看着杯上的花纹。

    “你奉献了许多珍奇物品,也偷偷的销毁了许多不知所以然的东西。”这时,唐皇瞄了一眼刘镇宇。刘镇宇不由一阵心惊,连忙借喝酒掩饰。

    “我当时一直在犹豫,是不是该留下,我怕你是个祸端。但是从你的言语,我除了看到治国治军的明理,还看到一种东西!”

    “什么东西?”刘镇宇问道。“自信!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

    “啊!”刘镇宇不由地沉默了,自己还有这种气势吗?也许自己在那个世界一直是个孤儿,反正烂命一条,养成了一种天塌下来屁大个事的性格,再加上在那个世界养成的许多现代意识和想法,所以到了这里,反被不习惯的唐皇看成了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气质。

    “你那种气势与我年轻时是多么的象呀!对于我来说,只要是人才,我都要用一用!”唐皇笑道。

    “陛下不怕我是个不臣之臣吗?”刘镇宇问道。

    “我重用的臣,我还怕他有二心吗?哈哈!“唐皇笑道,不一会却又低头不语。“可惜我老了,最后还是走眼了,看错了安禄山!”

    “你到秦州,干练之才,表露无疑,让我更是心叹不已。后来你献上天下之图。我当时血一下沸腾了,原来天下如此这大!我要为大唐打下一个前所未有的疆土!”唐皇突然仿佛年轻了几十岁,但只是很短暂的事情,唐皇很快又恢复了老态龙钟的样。

    “可惜我老了,不行了,也爱贪图享受了。我勤政了大半辈,太累了!”唐皇嗡嗡地说着。

    “我把你当成了我自己,你去出征,仿佛我自己在出征。你屯军河西,许多大臣纷纷上奏你有逾越违制之举,都被我压了下去。立非常之功必行非常之举。你出陇右河西,战安西,西进万里。一封封捷报看的我是如痴如醉,仿佛我亲自打下那片广袤的土地一般!”唐皇的脸一片红润,语气激动,可以看的出当时看到战报时的心情了。

    过了一会,唐皇慢慢的又低语下去了,“可是我知道,那是另一个我,不是现在的我。我嫉妒那个我呀,我现在为什么不能立下这样的功绩。于是我重用安禄山,希望他在东边也创出这样的伟业来。我知道安禄山奸猾狠毒,那又如何,成大事必要有非常手段。李林甫如此心计深沉的人还不是在我手心里吗?安禄山难道还能逃出我的手心吗?你的频频来信我就不当回事了。”

    唐皇说到这里,低头不语。好一会儿,才有慢慢说道:“我错了,李林甫在眼皮底下,而安禄山却在远处东北,鞭长莫及,终于酿成大错!”

    “当时安禄山造反,我才明白,原来现在的我是如此的昏庸无能。我不甘心,当你来信说要坚守潼关等待你的援军时,我刚好看到了叛军的情报,说他们已是强弩之末。我决心不必等你,我自己就能大败叛军,平定天下。可是我还是错了!”唐皇不由伏地大哭,高力士在旁边哭边劝道:“陛下保重!陛下保重!”

    刘镇宇心里也是一阵凄然,原来是这样。

    自己无凭无据,如何说的安禄山造反,只好连连暗示唐皇,可是唐皇却是这番心思。刘镇宇终于明白了。但是这次说不定对大唐也许这还是一次机会。

    过了许久,唐皇问道:“你告诉我,大唐还有救吗?”

    “有的,安禄山之乱现在也不足为其了。郭仪、李光弼乃当世良将,只要没有乱命,加上臣的帮助,应该会很快平定安乱。”刘镇宇答道。

    “那以后呢?”唐皇继续问道,他已经非常明白了自家王朝患了一种重疾了。

    “陛下的意思是?”刘镇宇小心问道。

    “我年事已高,我要考虑我以后的事情!安贼叛乱,已经让大唐重病在身,不仅是我,可能我的下两代才能扶正它!”

    “陛下,这事关重大,臣不敢说!”

    “你刘镇宇的忠心我明白,现如今最有取代大唐实力的是你。你完全可以废李家,或扶一傀儡,到时关东必会大乱,而你的七万雄兵却完全可以镇守关。你再振臂一呼,安西各国响应,安西、陇右就改姓了!你一边据潼关,静观关东各势力互斗,一边将你的无敌铁骑尽数调回,再雷霆一击,天下就是你的了!”唐皇微笑着说道。

    刘镇宇立即汗流背脊,伏地跪拜,“臣万死不敢行此不臣之事!”

    “是啊!你就是没有行此事,所以才显示了你的忠义之心!大唐就全靠你了!”唐皇站起身来,对着刘镇宇倨了一恭。

    “臣万死才能报答陛下的天恩!”刘镇宇泪流满面跪拜道。

    过了一会,三人又坐了下来,刘镇宇开始为唐皇策划:“陛下正值春秋,我们还有时间。陛下可从诸王选一聪慧好学、坚毅果敢,拜为平叛总管,亲临战事,臣可陪在身边,一辅佐王,以战功得将士民众拥戴,二可将臣的一些心得教于王。如此陛下千秋之后,不惧后事蹉跎了!“

    “此计妙哉!“唐皇明白,这是最好的办法,选一名王临阵取胜,即可以挽回皇室的名声和威望,又可以得到军民拥戴,积累民心!还可以学习刘镇宇那一肚的学问,可是这人选,让唐皇犹豫很久,“太吗?倒是理当正选,可就是太懦弱了。”这一点刘镇宇绝对赞成。在刘镇宇那个历史里,太即位后为唐肃宗,简直就是一无是处,造成了唐朝宦官专权的开始,最后还被一个宦官给吓死了。郁闷!

    “还是二十四王李崛,该聪慧敏学,性格又坚毅,颇有太宗之风。就他吧!”唐皇终于决定了。

    第二日,唐皇宣布封十岁的皇二十四李崛为兴王,领天下兵马都元帅,封秦王、骠骑大将军刘镇宇为天下兵马副都元帅,总领平叛事宜,加郭仪为兵部尚书、同书门下平章事、河东、河北节度使,李光弼授兵部左侍郎,朔方节度使。并传令陇右、河西两镇,兵马回守驻地,严防吐蕃和其它诸异族。

    八月十,刘镇宇留罗真平、胡安率一万兵马驻长安,同兴王李崛率万大军出潼关,开始平叛。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