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我欲扬明 > 第八十四章 夏夜访友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book.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从古到今,湖广武昌就是全国闻名的“火炉”之一。由于地势低洼,加之遍地的湖塘,一到月暑天,武昌城就热的蒸笼一般。白日里来风来浪,虽然毒日头晒着,但躲在阴凉地里,倒也还能透口气儿。奇就奇在一到晚上,风都不知道死到哪里去了,一丝儿也不肯吹出来。整个儿一座城就不单单只是蒸笼,简直就成了刚刚时兴起来的冬令小吃——烤红薯的红炉铁桶。豪绅大户人家有凉台水榭,倒还能勉强熬过酷暑;穷门小户人家就那么大点蜗居之所,又堆积着许多杂物,本就拥挤不堪,三伏天窝在家里,摸什么物件儿都是滚烫得烧手。这样的天气,呆在家里还不把人给闷死!于是,等天黑定之后,家家户户就把竹制凉床搬出来,拿水泼过,就睡在大街上——不管怎么说,躺在街上乘凉,到底要比在屋里舒服得多。多年下来相沿成俗,全城的市井小民乘凉露宿就成了武昌城夏日的一道奇特风景。男的打着赤膊,只穿一条大裤衩;女的也只穿一件小褂,把一对浑圆玉臂露在外面,床挨床人挨人大街小巷睡得满满登登。摇着大蒲扇扯闲篇说笑话的;围拢在月亮地里下大棋的;拍蚊把大肚皮拍得脆嘣脆嘣直响的;闻着邻床的臭汗听着震天响的呼噜声睁着眼睛数星星的;还有那些年轻少*妇当众撩起衣襟露出奶给孩喂奶的……林林总总,都是武昌城里司空见惯的画面。身在其,你若是讲求“非礼勿视”,除非把眼睛闭着,只当自己是个瞎。

    夏日天长,酉时许太阳才落山,街上仍是热浪滚滚,人们大多躲在各处阴凉之地纳凉避暑,除了巡逻的军士和做小买卖的生意人,只有时不时地走过几个行人。

    “西瓜嘞,不沙不甜不要钱!”

    “清凉解暑的酸梅汤——嘞!”

    小贩的叫卖声忽忽,对于燥热得要冒烟的行人来说,这是一帖最具诱惑力的清凉剂。

    果然,一个儒生服冠的年轻人闻声停住了脚步,站在树阴底下喊了一声:“卖酸梅汤的,过来!”

    “好嘞!”小贩应声挑着担赶了过来,随手递上了木瓢:“相公请用。”

    那位儒生知道人人都在用这个木瓢从桶里舀酸梅汤喝,脸上不禁露出了一丝厌恶之色,但天气实在太热,赶了半天的路,早就口渴难耐,他也就顾不得太多讲究,从小贩手接过木瓢,伸到酸梅汤桶里满满舀了一瓢,咕咚咕咚一口气喝干,抹了抹唇边刚刚冒出的胡须上的水渍,掏了一把铜钱扔给了小贩。

    显然那位儒生给的钱远远地多过了卖价,卖酸梅汤的小贩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忙不迭声地说:“谢爷的赏,谢爷的赏!”

    “这位老哥,我问你,到按台衙门怎么走?”

    “穿过这条街,再转一个巷口就到了。”

    “谢了!”

    那位儒生按着小贩的指点,过不多时就来到了按台衙门。衙门已经下值,大门紧锁着,他敲了半天,门里才有个苍老的声音应道:“谁啊?”

    “鄙姓张,贱名居正,特来拜访按台大人,烦请代为通禀一声。”

    原来,那个儒生就是张居正。身为南直隶苏州府昆山知县的他为何会出现在湖广首府武昌,还赶到湖广巡按御史衙门来见海瑞,还得从四月旬海瑞向朝廷呈上的那份弹劾荣王阿宝贪婪无度、盗挖古墓的奏疏说起。

    看了海瑞的奏疏之后,朱厚?兴记跋牒螅??谷幻挥幸桓瞿鼙??鞑榇耸碌娜恕??系骋?煤H鹩谒赖刈圆淮?裕幌牡吵鲇诜囱系哪康模?椿崞疵??ずH穑?饷匆焕矗?扔谟职押H鹬糜诹顺?终??姆缈诶思庵?希?购H鸪晌?艘桓龅痴??耍?蘸笤僖?克?鹕寮樨?吞八嗉椋??湍衙饣嵊姓扒肮撕罅Σ淮有闹?荩??岜槐鹑斯ペξ?惩?ヒ煨?奖ㄔ埂<又?旌?谐鲇诙院H鸬男湃危?汛笾戮醯冒⒈Φ聊怪?戮?强昭ɡ捶纾?扇撕瞬椴还?切拇娼男遥?M?鱿制婕#?っ鞑⑽薮耸拢?源吮H?烀骰适液妥约旱难彰妫?透?幌牍??扇嗣鞑椋?颜饷炊?说囊患?履值梅蟹醒镅铩2坏靡阎?拢???对谇Ю镏?獾乃罩莞?ド饺沃?氐恼啪诱?铝艘坏烂苴停?潘?曰叵缡∏孜??婕伲?睾?惆档鞑榇耸隆@?捶钪及觳疃际羌比缧腔穑?苫噬舷碌氖敲苤迹??易仁绿宕螅?啪诱?靼谆噬系挠靡馐遣幌肴帽鹑酥?溃?荒馨垂婢叵蛩罩葜??妹藕湍现绷パ哺а妹派铣柿饲爰偃?碌谋ǜ妗

    官员告假是常有之事,京城里各大衙门的京官甚至无须本部衙堂官批准,留下一纸假条就可以拍屁股走人,过上一年半载甚至三年五载回来销假继续做官,不回来也没人管,大明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官,逾期不归的官员,吏部将其解任转为候任官,腾出来的位置再安排别人补任完事。正德初年,权阉刘瑾等“八虎”当道,如今的内阁首辅严嵩不愿与阉寺同流合污助纣为虐,告病还乡在老家江西分宜一住就是八年,整天游山玩水吟诗作赋,就是一个典型之例。

    但是,京官可以这样,各地州官县令这样的牧民之官却不能如此,因为他们既要治政一方、处理刑狱,又要督促农耕、征徼赋税,都是些既麻烦又琐碎的事儿,万万不能随意离开。加之时逢夏至,督促治下百姓夏收夏种的责任十分繁重,紧接着还要催收当年夏赋,苏州的赋税比其他州府高出数倍,昆山又是苏州治下第一等富庶县份,可以说昆山一县的赋税能否如数征缴,不但关系到苏州府,甚至关系到整个南直隶能否完成今夏的赋税征收任务,进而影响南直隶通省官员的考绩。在这个时候,身为昆山正堂的张居正告假还乡,往轻里说是不识大体不顾大局,往重里说那就是故意撂挑拆台了。南直隶巡抚衙门原本不打算同意他告假还乡,好在张居正虽说是灰溜溜地离开翰林院被外放知县,但他毕竟是内阁学士,又兼着吏部左侍郎的徐阶的记名弟,南直隶巡抚衙门也不敢不给徐阁老面,才勉强同意给假,挂出宪牌由昆山县丞署理知县。这样一来二去,就耽搁了半月有余,直到五月旬,张居正才得以启程,一路跋涉回到荆州,却在老家只待了不足十天,就冒着酷暑匆匆赶到了湖广首府武昌,专程来见海瑞。

    那位应门的老差役问道:“请问这位先生可是位官家老爷?”

    张居正一愣,真不晓得海瑞坐堂掌印的湖广巡按御史衙门还有这样的规矩,来客还要先查问有无官职!莫非海瑞如今开府建衙,执掌一省风宪纠劾大权,竟有如此大的官威不成?

    明朝省级衙门,不但有都指挥使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这“三司”衙门,在三司之上还有“三台”,即号称“抚台”的巡抚,号称“学台”的学政和号称“按台”的巡按。其,主管一省民政的巡抚衙门和主管教育科举的学政衙门都是正三品,惟有主管纠察劾举的巡按衙门品秩并不固定,而是根据开府建衙的巡按御史本人官阶而定——若出巡本省的监察御史挂了左右副都御史衔,那么巡按御史衙门就是正三品;若只挂了左右佥都御史衔,那么巡按御史衙门就是正四品,而巡按湖广的海瑞刚刚被擢升为正品监察御史,因此,湖广巡按御史衙门只是个正品衙门。但无论何等品秩,职权都是一样,因此,对于位卑权重的海瑞,湖广通省官员,乃至挂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衔的巡抚高耀都不敢等闲视之。

    尽管张居正心隐隐有些不快,但他自幼受孔孟圣贤教诲,暗室欺心尚且不可,更不用说是信口开河地大放厥词,因此也就老老实实地说:“忝列朝班,是为七品小县。”

    按说区区一个七品官员,放在州县还算是个老爷,但在一省之首府,尤其是在巡按御史衙门这样的上司衙门的差役眼,根本就算不上什么,但那位老差役倒是一点也没有公门人通常都有狗眼看人低的臭毛病,忙客气地给张居正低头拱手行了个礼,说:“哦,原来是张大县老爷,小的给您请安了。”

    接着,那位老差役又说:“真是对不住张大县老爷,这个时辰衙门里都下了值,张大老爷若是有事,明日请早。”

    “我知道衙门已下了值。我说了是来拜访你们按台大人的,他不就是住在你衙门的后堂吗?”

    大明官场的规矩,所有开府建衙的正堂官员都一律住在衙门里。当然,另觅住处金屋藏娇或派做别的用场也是常有之事。不过,海瑞不但没有另建私宅,还在衙门后院开辟菜圃种植菜蔬供日常食用。身为一省三台长官,竟如此俭省,早就在江南官场传为笑谈,时人多奇之,都视他为官场怪人。

    “回张大县老爷的话,我们海大人早有吩咐,不是衙门理政的时辰,来访之人若有官身,恕不接待。”

    张居正又是一愣:“这是什么话?莫非我是百姓,倒可以登堂入室了?”

    “张大县老爷说的没错。”那位老差役苦笑着说:“我们海老爷一到任就定下了规矩,百姓喊冤告状,无论何时都可以进来。哪怕他已经睡下来,也要即时就叫醒他接状。可是,官员一概不接待。你张大县老爷若有公事,明日请到衙门里谈。若是私事,我们海老爷早就说过,他与湖广通省官员无私事可言……”

    张居正听得目瞪口呆:民可官不可,这是哪门的规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