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生生世世小说网 > 私奔的青春 > 第七十四章 情之远近

    记住本站地址:【生生世世小说】 https://www.3344book.cc/最新VIP章节免费阅读!

    “我靠,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班上的人个个都是文学大师,佩服佩服!”看完前面三篇,黎尚荣忍不住惊叹道,“看来我们班的牛人真是一个比一个牛叉,可以说是满天星辰,舍长也只不过是其中小小的一颗星星而已。”

    “这个鸟人,到底有没有审美水平的!给老子看看,假丑恶的东西是逃不过老孙的金睛火眼的,只有真善美的东西才能躲过一劫。”孙恒乐趁黎尚荣不留意直接拿了两本作文本过去,美滋滋的说道,“只要有一篇过不了老孙法眼的,刚才所说的话就是吹水。舍长的文章我看过,不是吹牛,写的确实不错。”

    “这个孙鸟人,我都还没看,谁允许先看的,赶紧还回来!”黎尚荣指着桌面上的作文本说道,“这些是我已经看过了的,随意拿去看,那两本先还回来!”

    “少来,那里还有一大堆,就快上课了,那里看得完,这两本是属于我的。”孙恒乐打开了第一本,警告道,“别打扰我看文章,我可是位爱学习的好学生!”

    “恶心,这个孙子说起话来还真是不要脸!看过孙猴子会看书的吗?”黎尚荣嘲笑道,“好学生从嘴里说出来,我都觉得是一种耻辱。”

    孙恒乐却不再搭话,片刻之间,他已经看得如痴如醉,那是黄国安的“情之远近”。

    1.看之远近与情之长短。

    顾城在他的名篇《远与近》中写到:,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对近在身边的人却觉得他与自己隔得好远好远,似不可捉摸;而对远在天边的云反而觉得很近,好象伸手可碰。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呢?难道是错觉吗?有一个声音回答道:不是!如果是一个正常人的感觉和思维的话,那么对于近在眼前的东西,当是倍感亲切才对;而对于远在天边的云,无疑是陌生至极才说得过去。然而本诗之义正好相反,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匪夷所思的感觉呢?在我看来,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感觉,主要是因为诗中两个主人公的两颗心有了隔膜,从而使得近在咫尺的距离变成了不可思议的遥不可触的空间,而原本绝对的模糊却变得相对的清晰和明朗。看之远,情却长;看之近,情反而短。对此我们除了感叹还能说些什么呢。

    2.线段与直线。

    高中的数学老师总是用心地给我们灌输和强调着线段和直线的显着区别:线段是有长度的,是被规定在一定的长度范围之内的,它不可延伸;而直线则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它是没有长度制约的,可以无穷无尽。中国哲学里面谈到:至大无外,至小无内。但有趣的是,这里面却有一个哲学命题说到:一根树枝,用刀去砍它,每次都砍掉它的一半,按照数学的计算公式和正常的逻辑演算,是永远也无法把它给砍完的。这也就是说,一根原先是有长度的树枝,由于被时间分割,而变成了永远也无法分割完的树枝。从本质上来讲,这是无穷尽的时间赋予了本来有长度的树枝一种无穷延伸的生命力,换句话说,就是有相对时间生命力的树枝充当了绝对无限的时间的载体。因此,树枝成了时间的一个化身,它具有了时间所赋予的永久属性。

    3.应该早已没期待。

    永远都无法估计,别人对的期待值有多大,而也无法真正的估计对别人的期待值是多少。如果说可以预知对别人的期望值是多大,那是自欺欺人。这样做的结果,常常是别人把当作一条线段来看,而却把别人当作一条直线来看。无疑,这就使得对别人的期望值显得过大过宽,与别人对的期待值相差甚远从而显得很不一致。如果别人已经明明白白的告诉,又或是用其他的方式清楚的向暗示了彼此的期待关系是一条已经确定的线段时,而却不愿意接受事实,心里仍是苦苦坚守着纠缠着“不到黄河心不死”或是“不盖棺无定论”这样的信条,那就走上了一条射线的不归路。因为此时,别人早已把定位于原先是直线的某一点,却放弃自己对别人的定位,依然相信期待无限而不肯“悬崖勒马”,这样往往会导致自己从“悬崖”上摔了下去。

    顾城就这样从他自己的信念上掉了下去!其实,他并不是不清楚,他与她的关系其实已是一条线段,彼此的长短已定,关系已经终结。但他毕竟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并且执着,他不肯相信和接受事实,为此他常常迷惘和惆怅,并且常常想穷根究底。然而直到最后,他仍然无法搞清到底是什么让他有如此的感觉。仍然迷惘和惆怅的他想把一条线段更确切的说是把一条射线的关系纠结成一点,可怕的事实却并没有因他的卤莽的行动而发生丝毫的改变。线段就是线段,射线就是射线,直线也还是直线,线段变不成射线,也变不成直线,射线与直线也不能划等号,再者,它们各自也都不可能再聚集到一点上。

    因此,该“悬崖勒马”时就立时打住。因为别无选择,因为早已没期待。

    4.无欲则刚。

    无欲则刚,此话说得对。但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谁没有**呢?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不仅仅有**,而且是有很多很多的**。作为人类的我们生来就有生之**,而后是随之而来的为了满足我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关于物质和精神的欲求。接下来,是在此基础上的更加进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因为我们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从而使得我们原本就美好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然而事实上,我们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多少,我们能够做的只能是令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更加优秀,因而也更能适应这个不断变化发展中的社会。**,或许该唤做理想会显得更为文雅些和高尚些,生活中的我们往往不缺乏理想,缺乏的往往是通往理想道路上的较为切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直到现在,我还是默默地崇拜着赞美着金岳霖这位大哲学家,他是一位为爱情孤独终老的守护者。金岳霖把对林薇因的爱深藏在心底,并为此选择了一辈子独身。金岳霖对林徽因的至情深藏于一生。或许,这个世界上,除了金岳霖外,很难再找出这样一个为爱独守一辈子的人了。当然,我不提倡这样一种做法,因为很少有人能够做得到。毕竟,人都是有**的,谁能做到无欲无求,偶尔能够做到清心寡欲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当所爱的人已经向传达出们俩的关系只能是一条线段并且现在已经走到端点时,只能够选择打住了。倘若,要为她付出下半辈子的守侯,并不是不可以,也不怕她不愿意,只怕有没有这个勇气去面对那段寂寞路程上的不可预知的困难和迷惘,因为这是一条别人无法给指明方向的路,而且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如果没有那个能力和勇气,真的不要去做,而且也不必这样做。因为,选择都是双向的,单方的选择常常显得没有理智或者不够理智。谁都晓得,放弃会痛,刻骨铭心的痛。但是,选择,对方放弃,被对方放弃是不是更痛?因此,该选择时选择,该放弃时放弃,要让它变成很时髦的选择。

    学会选择,更应让它成为的首个**。

    5.假如假设的条件成立时。

    记得上周,在盛文史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课堂上,我的好友黄广济问了这么一个问题:“老师,作为一个男人,您是选择一个您喜欢而她却不喜欢您的人,还是选择一个爱您而您却不爱她的人呢?”盛老师当时的回答是:“如果不是迫不得已的时候,人是不会做出这种选择的,因为根本就没得选择。”根本没得选,但却又有一个假设前提的存在,这似乎有点矛盾。但我们暂时不要管这个,我想要问的是:假如假设的条件成立时,那问题中的男人到底会做出哪一种选择呢?从理论上来讲,或许应该把一分作五,也就是各占百分之五十更符合我们的公平原则,但从现实生活中我身边的同学身上来看,很多人更多的趋向后者,也许他会慢慢地爱上她。但更大的可能,最好是如同盛老师回答的那样,不要去选,因为的这种选择是别无选择。天底下最好的选择是选择彼此相爱。可是,在电视上,当一个男的或是女的刚失五六天,他或她往往又会很快的喜欢上,更准确的说是追求一个与他她原先爱挺相似的那样一个人。无疑,这种做法更像是在追赶某一个人的影子,因此更不可取,但事实上他们往往这么做。很多时候,我也确实相信,克隆技术能够带给我们很多好处和满足,它能令某些我们失去的东西失而复得,它能满足我们某些天生就有的好奇心和梦想。因为,如果少了它,我们很多的梦想都只能退而求其次,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求其次。可是,跟这些人工复活的东西相比,我更相信时间和遗忘。

    6.做一个善于遗忘和懂得放弃的人。

    那么,做一个善于遗忘和放弃的人,尽管现时还不是很善于遗忘和放弃。如果对事情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求其次的话,那实际上是还不懂得遗忘和放弃。人终究要长大,更重要的是要成熟,外界的客观条件并不允许凡事想当然和自以为是。人的脑子就像一个容器,只有不断的把那些旧的过时的观念扔掉,才能存进更多的时新的东西。在人的一生中,要装进脑子里的东西很多,要提出来的东西也很多,前一种我们称之为记,后一种我们称之为忆,如果我们要使我们的脑子变得更聪明,我们就要善于记忆。但是,如果不善于遗忘和放弃,只是一味牢牢地藏着昨日的东西而不肯丢掉,并且又死死地把忆用在回忆昨日的那些旧的事物上,而代替了原本记进去的今天的一些新的人和事。这样不仅抽不出有意义的旧的东西来,而且也放不进新的东西,这样的损失我们承担不起。这只能说明很不善于遗忘和放弃,而过分地守旧怀旧念旧。所以,从今天起,做一个善于遗忘和懂得放弃的人。只有真正懂得了遗忘和放弃,才真正学会了选择。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